紅茶玻璃罐存、混合保存,3個錯誤做法,會讓紅茶報廢
2021-03-03
《1》
進入3月后,春意越發明顯。
春風輕柔,空氣濕潤,萬物勃發,欣欣向榮。
福州郊外的桃花已開,桃紅柳綠,春意盎然。
提到桃花,不禁會讓人想起唐朝的那個癡情崔生。
當年崔護在落榜后,到城南游春,放松心情。
隨意走到一處桃花盛開的莊園時,看到一位少女,依桃樹而立,桃花人面。
這一剎那的邂逅,讓人念念難忘。
等到翌年,崔生再去故地重游時,園中空無一人,桃花依舊,人面卻消失不見。
這份“已失去”的悵然心情,讓他在門扇上寫下:
“去年今日此門中,人面桃花相映紅。人面不知何處去,桃花依舊笑春風?!?/p>
至此后,“人面桃花”成為了象征美好的代名詞。
回到正題,聊回存茶。
優質紅茶的風味,同樣堪稱“人面桃花”,擁有無限美好?;ㄏ闱逍?,花果香馥郁,茶味爽口,韻致獨到。
但在這個多雨的季節,將紅茶買到手后,如果在存茶上稍有疏忽,很容易將好茶存壞變質。
曾經,有一款好茶在面前,卻沒有好好珍惜。
等到失去時,再去后悔,可就為時已晚了??!
《2》
紅茶錯誤存法之,將正山小種放進玻璃罐。
之前身邊有位女性朋友,因為早些年愛喝花草茶,諸如玫瑰茶、山楂茶、荷葉茶等,于是特意買了一批好看的玻璃密封罐。
將家里顏色花花綠綠的花草茶,分門別類,統統裝進玻璃罐內,整齊擺放在一起。
隨手一拍分享出來,簡直就是客廳里的一道靚麗風景線。
近兩年,她愛上了喝紅茶,尤其是帶有桂圓干香氣的正山小種,更是她的“心頭好”。
于是,接連買了好多次紅茶。并且將這些紅茶拿到手后,參考之前存花草茶的經驗,將外包裝拆開,扔掉密封袋,將紅茶直接“裸”放在玻璃罐內。
按那位朋友的存茶想法:用玻璃罐存紅茶,既能做展示,又能觀察到罐內的茶葉情況,何樂而不為?
但過了沒多久,她發現了情況不對勁。
原來放在玻璃罐內一段時間后,再將正山小種取出,泡出來一喝,發現情況不對勁。
不僅原本的桂圓香、花果香等茶香統統變淡,還生出怪異的酸味,這是怎么回事,難道是紅茶被存壞了?
聽了那位朋友的說法后,第一想法是,那些存在罐內的紅茶,品質多少“兇多吉少”。
原因在于,避光是基礎的存茶需要。
而存茶不避光,用透明的玻璃罐子存茶,會讓好茶風味“受傷”。
光線中帶有熱能,受到光線的影響,紅茶內部的茶黃素等物質,會不斷被破壞。
同時,茶葉內部的芳香物質對外界溫度變化比較敏感,受到光與熱的作用,會導致紅茶香氣受損,風味明顯劣變。
可見將紅茶買到手后,不宜貿然拆掉原包裝。
用覆鋁箔的密封袋、鐵罐、獨立泡袋等包裝形式的紅茶,更是如此。
在家存紅茶,做好“避光”處理很重要。
玻璃罐美則美矣,但實則不適合存茶!
《3》
紅茶錯誤存法之,盲信紅茶能“越存越好”。
之前有茶友過來咨詢,他在年前整理的時候無意間翻出了一罐前幾年別人送來的祁門紅,大概有放了快3年的時間。
他想知道,這樣的茶還能喝嗎?聽別人說,現在的“老茶”特別吃香,紅茶是不是也能越存越老越好?
當時給他作答復是,已經錯過了適飲期,不建議再喝。
六大茶類里,紅茶不適合久存。
作為普通茶友,在喝茶,選茶,存茶時,更不能將茶葉當成是古董,一味追求年頭越老越好。
紅茶在加工時,比較注重“發酵”,將茶青采下來后,先萎凋,再揉捻,繼而發酵一段時間后,再進行干燥處理,四步驟下來,便算完成了紅茶的基礎加工流程。
經過發酵以后,紅茶內部的多酚類物質轉化得較為全面。更多轉化成為茶黃素、茶紅素等物質,形成紅茶的獨特風味。
和普洱、白茶等相比,紅茶并非適合“存老茶”的對象。
畢竟從風味展現看,紅茶像綠茶那樣,幾乎可以說是“一出道就是巔峰”。喝茶時要抓緊時機,趁早飲用。
將紅茶放太久,紅茶內部的芳香物質容易受損,茶香變弱,變寡淡。
同時,紅茶原本醇厚爽口、清甜帶回甘的茶味體驗,統統都會打折扣。
從喝茶經驗來看,喝紅茶,要抓緊“賞花期”。
一旦盲目相信紅茶能越存越好,錯過了一款紅茶的風味適飲期。
那么,相當于白白浪費了好茶!
眾多紅茶里,像祁門紅茶這類以馥郁茶香著稱的茶品,更是要及早飲用,1-2年左右喝完為好。
將幾罐茶收到手后,隨意放在家里的角落,不管不顧。一年三百六十五日,風刀霜劍嚴相逼,時間一長,被遺忘在角落的紅茶,在沒有得到妥當存茶照料的前提下,容易受潮變味。
何況放置時間過長,放到超出保質期后的祁門紅,它原先的獨特茶香與茶味,早已走了下坡路,風采早已不比當年。
所以在家存紅茶時,千萬別聽信謠傳,貿然將紅茶久存!
《4》
紅茶錯誤存法之,多款紅茶直接放在一起。
有的茶友在買紅茶時,比較“博愛”。
或者是不知如何做選擇,略帶點“選擇困難癥”,索性在買茶時統統都買一點。
正山小種、金駿眉、云南滇紅、坦洋工夫、九曲紅梅等等,將賣家推薦的紅茶,每款都分別買一些。
等到將這些茶拿回家后,卻發現一個問題——零零散散,東一袋西一袋的紅茶,不好保存。
于是找出一個大茶罐,馬口鐵材質的,能避光,密封效果還不錯。
然后將這些不同種類的紅茶,紛紛裝進一個罐子里。
有的,用食品袋隔開并將袋口扎緊。有的,就干脆直接混放。
但是時間一長,卻發現問題不對勁。
放著放著,罐內的紅茶喝起來就變味了。
不不不,準確說來,是串味了。
原本花香盈盈的滇紅,沾上了煙熏小種紅茶的松煙氣息;
而原本各有特色的九曲紅梅、正山小種、坦洋工夫,風味特色被混淆;
單從喝茶感受,這些外觀條索略微相近的紅茶,壓根很難分出區別。
羅素曾提過,參差百態,乃是幸福本源。
對不同的紅茶而言,百花爭艷,多姿多彩,保留各自不同的“特色”,才是存茶的關鍵。
所以,在家存紅茶時,要時刻留意“串味”影響。
首先,不能將紅茶與其它氣味明顯的物品,比如臘肉、梅菜干等,放在一個置物柜內,容易串味。
其次,不同款的紅茶,不能混放在一起。
Z后,存放不同款的紅茶時,不同的茶要擁有“獨立單間”,用食品級的密封袋分門別類存放起來,謹防串味!
《5》
千百年來,得不到和已失去,Z是讓人念念難忘。
比如,崔護的“人面不知何處去,桃花依舊笑春風?!?/p>
比如,元稹的“曾經滄海難為水,除去巫山不是云?!?/p>
比如,小晏的“當年明月在,曾照彩云歸?!?/p>
很多人覺得,想喝到一杯好茶,買對茶是關鍵。
可是呢,將好茶買回家后,卻沒有好好珍惜,沒能妥當保存。
時間一長,茶葉變味了,受潮了,發酸了,甚至嚴重霉變。
這樣的“已失去”,對愛茶人來說,簡直是不可承受之痛!
存茶,要用心。
在家存紅茶,避開錯誤的存茶做法,借鑒前車之鑒,才不會讓你留下遺憾!